▲青埔諾貝爾眼科診所院長簡乾証醫師表示,老花眼和白內障的發生時期往往重疊,兩者初期症狀也容易混淆,若發現視力變化不只是看近模糊,而是全面性的模糊或視覺品質下降,應立即就診眼科,安排詳細的檢查。
人可以不服老,但誠實的眼睛會拆穿你的年齡,今天我們就要來談談,每個人都躲不掉的老花眼問題。老花眼和白內障的發生時期往往重疊,兩者初期症狀也容易混淆,讓許多民眾無法正確辨識。簡乾証醫師表示,老花眼主要是因為年齡增長,導致水晶體彈性變差,調節力下降,因此看近物時容易模糊,若發現視力變化不只是看近模糊,而是除了看近模糊外,連看遠也不清楚,甚至視覺上出現色差、炫光、畏光或是覺得怎麼光線都霧霧的,就要特別留意,這可能不是單純的老花眼,而是白內障的早期徵兆。
青埔諾貝爾眼科診所院長簡乾証醫師,接受中廣「聽醫生的話」節目專訪時表示,老花眼的處理方式有多種。眼鏡方面,有多焦鏡片可一次看遠中近,但仍有兩成患者無法適應。至於手術選項,包括老花眼雷射,適合45-50歲患者,手術後角膜被雕塑成多焦結構,即使未來需要白內障手術,也可搭配單焦人工水晶體達成日常免戴眼鏡的目標。除此之外也可以配戴老花隱形眼鏡,若有乾眼症,就不建議長時間配戴,尤其年過40-50歲後眼睛較乾燥,配戴時間不宜超過6小時。
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會讓睫狀肌過度緊繃,簡乾証醫師建議每近距用眼30分鐘,就抬頭遠望5分鐘,有助於放鬆眼睛、減緩老花進展。當老花影響日常生活時就該配眼鏡,若堅持不戴雖不會加速惡化,但會增加眼睛疲勞,甚至可能引發頭痛。更多詳細內容可收聽中廣「聽醫生的話」,每週一至週五中午12點,在中廣《愛健康》YouTube頻道直播,歡迎大家訂閱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