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乾眼症
  •  

    根據衛福部健保署統計,全台近3分之1民眾可能患有乾眼症,而且乾眼症有年輕化的趨勢,且統計出來年紀越大,得到乾眼症的機率越大。

    眼睛感覺乾燥、疼痛或灼熱,引起睡眠不適,進而影響到日常活動,加上長期的眼睛不適,對社交生活、心理壓力、工作效率以及行車安全都有著很大的影響。

     

     

    認識乾眼症

    淚水除了潤澤雙眼外,更有掃除眼內外來污物及毒素的清潔功能。當淚液形成的薄膜無法足夠潤滑與包覆眼球,就會產生乾眼症。而乾眼症是一種「多因素」疾病,其徵是「淚膜不穩定」,會導致各種症狀或視力障礙,並可能伴有眼表損傷。

    淚膜由外向內分為三層組成:

    1.脂質層為淚膜的最外層:幫助水層鎖水及潤滑,不足時可能造成水層蒸發過快。

    2.淚水層為淚膜中層:幫助提供角膜氧氣,鎖水因子的人工淚液可加強淚液停留。

    3.黏液層為淚膜的內層:幫助水層能均勻分佈在角膜表面。

    當三層中的一層出現異常時,淚膜層變得不穩定,就可能導致乾眼症的惡化。

    乾眼的成因

     

    淚液分泌不足的因素

    ◎ 年紀增加

    ◎ 外傷或發炎導致淚腺受損

    ◎ 自體免疫疾病引起之症狀

    ◎ 服用藥物引起

    ◎ 眨眼次數不足

    淚液蒸發過多的因素

    ◎ 長期處於強風、高溫等乾燥空氣的工作環境

    ◎ 瞼板腺功能異常或分泌不足

    ◎ 眼瞼閉合不完全

    ◎ 眨眼次數不足 (過度專注時易發生)

     

    乾眼的症狀

     

     

     

    乾眼症的危險因子

     

    先天條件與生活習慣

    ◎ 年紀大於50歲

    ◎ 亞洲人

    ◎ 女性

    ◎ 更年期婦女

    ◎ 飲食缺乏Omega-3脂肪酸

    環境因素

    ◎ 長時間閱讀

    ◎ 需長時間駕駛

    ◎ 長時間使用3C

    ◎ 長時間待冷氣房

    ◎ 時常在低濕度或有風的環境

    慢性疾病

    ◎ 糖尿病 

    ◎ 季節性過敏

    ◎ 甲狀腺相關疾病

    自體免疫疾病

    ◎ 乾燥症

    ◎ 類風濕性關節炎

    ◎ 紅斑性狼瘡

    服用藥物疾病

    ◎ 口服避孕藥

    ◎ 精神疾病藥物

    ◎ 抗血壓劑

    ◎ 青光眼藥物

    手術或外傷

    ◎ 白內障手術

    ◎ 屈光手術

     

     

    你有乾眼症嗎?

     

     

     

    隨時

    4分

    大部分

    3分

    一半時間

    2分

    偶爾

    1分

    從來沒有

    0分

    過去一週眼睛情況:
    乾澀
    畏光
    發紅有血絲
    痠痛
    有異物感
    分泌物黏稠
    視力模糊
    視力不佳
    過去一週是否有因眼睛不適影響下列活動:
     

    隨時

    4分

    大部分

    3分

    一半時間

    2分

    偶爾

    1分

    從來沒有

    0分

    閱讀
    使用電腦、手機
    夜間開車
    看電視
    過去一週是否在以下情況感覺眼睛不適:
     

    隨時

    4分

    大部分

    3分

    一半時間

    2分

    偶爾

    1分

    從來沒有

    0分

    刮風時(眼睛怕風)
    在乾燥的環境
    在冷氣房
     

     

     

    (分數總和 × 25)÷15=乾眼分數


    乾眼症評估

     0~12分:正常 (無乾眼症狀)

    13~22分:輕微 (可能有輕微乾眼症)

    23~32分:中度 (可能已患有乾眼症)

    33~100分:重度 (乾眼症高度危險群)

     

     

    乾眼症如何保養眼睛

     

    眼睛需要哪些營養素

     

     

    維生素A

    胡蘿蔔、菠菜、甘藍、南瓜、紅薯、肝臟、乳製品

    維生素C

    柳橙、草莓、柑橘類水果、紅椒、西蘭花、菠菜

    維生素E

    杏仁、榛子、葵花籽、花生、菠菜、鳄梨

    ω-3脂肪酸魚油

    魚類(如三文魚、鯖魚、沙丁魚)、亞麻籽、奇亞籽、核桃

     

    花青素

    葡萄、櫻桃、藍莓、紅莓、覆盆子、草莓、桑葚、加州李,或是茄子、紫地瓜、甜菜根

    葉黃素/玉米黃質

    甘藍、菠菜、玉米、蛋黃、橙子、紅椒

    牛肉、雞肉、豆類、南瓜籽、乳製品、全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