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辦雷射
d
白內障手術
兒童視保
近視雷射手術診療項目首頁   首頁
準分子雷射治療屈光不正機種(一)美國 嬌生 AMO–VISX STAR S4

AMO–VISX STAR S4

 

一、傳統大光斑 conventional 準分子雷射


準分子雷射是一種波長193nm的超紫外光雷射(為氫氟混合物),它可以精密的作用在細胞分子鍵上,使組織分子汽化,每一發雷射可精確的切削0.25微米深度的角膜,大約是一根頭髮粗細1/200,藉著汽化掉的一層淺淺的角膜基質層組織,可以相當精準的改變角膜屈光度數,再摘除一定量的角膜組織之後,使角膜中央弧度變平,讓通過角膜的光線可以正確聚焦在視網膜上,而達到矯正曲度的效果。而且因為他是一種冷雷射,所以對於被照射部位旁邊的組織不會產生熱效應。

為避免眼球顫動導致雷射偏位,3D Active Eye Tracking以眼球中心為瞄準點。瞬間追蹤眼球細微活動,雷射將隨著追蹤系統不斷改變擊發位置,確保其準確性。

3D Active Eye Tracking的設計,可讓您在最舒適的情況下完成手術過程。治療中,完全不需以太過緊張的心情來持續注視紅點。

其特點為採用全球唯一專利三度空間全自動眼球追蹤瞳孔定位系統,可以直接鎖定X軸、Y軸與Z軸動向,跟蹤眼球及細微快速移動,令雷射光束更加精準。

 

【適用對象】

1.用於矯正低階像差,例如近視、遠視及散光。

2.大小雷射光斑削切角膜較不細緻。

3.散光大於125度或是夜間瞳孔大於6mm的患者,手術後較易產生夜間光暈及眩光。

 

二、虹膜定位前導波-WaveScan Wavefront準分子雷射


雷射近視手術自從1997年在美國FDA通過準分子雷射角膜層狀切除弧度重塑術(LASIK)的技術後,美國年約有一百萬人接受這項手術,台灣在1999年衛生署也同意開放醫院及基層眼科對屈光不正(近視、遠視、散光)的病人實施矯正,每年約五萬人接受這項手術,雖然85%的病人對手術結果堪稱滿意,然而有些患者多多少少都會抱怨術後有眩光、光暈、重影、夜視力下降的問題。據統計,約有30%以上近視族有不規則散光問題,並不適合以傳統近視雷射手術矯正;而前導波技術配合雷射手術的技術,自從2002年同樣由美國FDA通過後,漸漸改善了傳統雷射手術所造成的視覺品質的問題。

 

何謂前導波

前導波技術由美國太空總署(NASA)所研發,原本應用在太空科技,天文學家利用前導波分析處理由大氣層造成的像差,以得到銀河系更精準的數據及影像。而在最近幾年,這項劃時代的技術被應用在我們的視覺上。我們的眼球猶如一個小宇宙,光線進入眼球後,還要經過重重構造才能到達視網膜形成視覺影像;然而,眼球內部各構造的折射率皆有所差異,而它們的形狀也影響到光線進入眼球後行徑的狀態。這種種的原因,造成了我們眼球裡所謂的「高階像差」。在正常眼睛的光學系統中,光線平行進入眼睛後,若為完美眼球的屈光狀態,則反射出的光和入射光一樣為平行;在這樣的情況下可測得清晰的影像。而在有像差的眼睛中,光線平行進入後,遇到不規則的表面,則反射出來的光線就會變形,而產生模糊、散開、拖曳等等的影像。

在作眼球檢查時,運用前導波高階像差檢查儀,利用光波反彈數據,選擇出光學路徑之差異,並平均出光學路徑至根部的不一致或錯誤,形容出針對一個光點的擴散程度,清楚偵測眼角膜、水晶體、玻璃體、視網膜等,對各項影響眼睛屈光度之因素做整體的分析測量,再以3D立體圖描繪出眼球狀況,給予角膜各部位最精準的個別測量

 

何謂高階像差

一般而言,我們的眼睛之所以有視力的缺陷,是因為有85%的低度像差及15%的高度像差;依照荷蘭數學家Frits Zernike的說法,像差可分為二十級,低度像差為第一級和第二級,也就是我們熟知的近視、散光及對焦的問題,第三級以上的像差皆稱之高度像差,其中包含彗星差(Coma)、球面差(Spherical Aberration)、三箔差(Trefoil)等等,傳統雷射近視手術只能解決約85%的低度像差;但對有高度像差的人來說,即使雷射術後能達到1.0到1.2的視力,但15%高度像差未被解決的部分,卻會造成術後眩光等視覺不良的後遺症,而影響到視力品質。因此,利用前導波來測量高度像差,解決傳統雷射所遺留下來的問題,正是目前近視雷射手術的新趨勢。

 

虹膜定位傅立葉前導波雷射(IR Fourier Wavefront LASIK)
在經過一段成熟穩定的研發,自2005年起,雷射近視手術進入了4-D的嶄新紀元,結合最新的虹膜定位(Iris Registration)傅立葉前導波技術,以眼睛虹膜作為定位標的,大幅提升手術的精確度,並降低以往傳統雷射近視手術可能產生的誤差機率;對高度散光及夜間瞳孔過大的患者而言,提供了更好的手術選擇。

 

【適用對象】

1.對術後日夜視力品質有較高需求的人,因透過前導波雷射可提升影像的清晰度及色彩的明亮度,達到更佳的視力品質。

2.夜間瞳孔過大(大於5.5mm以上)的人因為前導波雷射可改善傳統雷射手術後容易產生的夜間光暈及眩光現象。

3.散光度數過高(大於125度以上)的人因透過虹膜定位前導波雷射可提高散光軸度的準確度,提高矯正之效果。

4.最佳矯正視力低於1.0以下的人,因透過前導波雷射,可矯正插片所無法矯正的高階像差,其手術後的裸視品質超越其術前配鏡的視力。

5.近視合併散光度數1200度以下及角膜厚度足夠的人。

 

三、高解析前導波-iDesignWavefront準分子雷射


因應高階像差全矯正的標準而設計,因為新技術除了有前導波像差分析外,更結合了驗光功能、角膜地形圖、角膜弧度及瞳孔大小大測量,所以對各種不規則角膜,提供更準確的像差評估。

最傳統的前導波測量僅能分析到6階,後來傅立業前導波約可得20階的像差,現在的高解析前導波則更可檢查到30-40階,因為新科技雖仍使用Hartmann-Shack測量,但加強傅立葉計算光點密度科技,此外,瞳孔檢測從原本7mm增加至8.6mm範圍,因此可擷取至1,257的像差點,比過去的240像差點更精準,提高術後品質。

 

【適用對象】

1.近視1200度的人。

2.遠視600度的人

3.散光600度的人。

4.瞳孔測量像差範圍需至8.5毫米的人。

5.角膜不規則,需測量更多高像差角膜的人。

 

 
 

諾貝爾眼科機構Nobel eyes institute
+LINE +FBMG +Youtube
booking online線上預約
無辦雷射
d
白內障手術
兒童視保
無辦雷射
d
白內障手術
兒童視保
Top
Top
Top
Top